我的童年后期和青春期便在這樣高度敏感、沒安全感的狀態下度過了,和母親再相處是2005年下半年,父母回縣城買房,我轉學到了離家最近的中學,母親辭職回來照顧我和讀小學的弟弟,忙著和母親周旋,和弟弟爭寵,我更加無心學習,迷茫的青春期沒有人生方向、沒有精神支柱,那時候最羨慕的是父母和子女關系融洽的同學,他們都好陽光、開朗且有自己的想法!而我依舊低著頭含著胸紅著臉,討好型人格同樣適用,想以此得到母親更多的關愛!再次成為留守婦女后她的情緒也總能影響我的情緒!育兒責任全在母親身上,她成了我們家第一個在家庭主婦和獨立女性之間深受折磨的女人,并且從這里開始為后來的身體病痛埋下隱患
我曾試圖寫信和大男子主義且認為自己有絕對父權的父親溝通,可他常說的一句話是“你們應該去理解父母,而不是父母去理解你”“你們應該感恩,是我們給你們創造了更好的生活條件”感恩二字一度成為我最討厭的字眼,從我的角度來看,為什么要讓我為你不愿意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育兒責任買單,這不也是在逃避?
他將對女性的鄙夷和不尊重悉數體現在母親、姐姐和我身上,我結婚后他對我的態度有所收斂,但不尊重女性一如既往,帶孩子成了他口中的保姆職業!我被這份不是主流媒體宣導的價值感本就偏低的全職媽媽工作傷得體無完膚
但也從這過程中獲得價值……
我發現我確實不是個好人
此前以為本性善良,不愿與人交惡,處處謙卑謹慎!懂得察言觀色也容易討好他人,至少和外人相處我應該不是個糟糕的人,實際上我不過是出門前例行戴上了面具而已,人性本惡的弱點在卸下防備的家中一覽無遺
孩子滿月之后,家屬外出工作,我開始獨自帶孩子,第一晚便有如臨大敵的感覺,腦子里已經把孩子哭泣后的操作步驟預演了幾遍,以確保他能不在凌晨大哭不止吵到鄰里街坊,兌奶粉速度太慢,惹得他哇哇大哭,他給了我一個白眼讓我感到羞愧和害怕,從那個白眼中我看到了他對我的不滿,就像甲方和乙方的關系,不滿就會逼迫乙方不停整改
他大哭不止的時候我也會有看好戲的態度任由他涕泗橫流不為所動
他生病住院時我脾氣暴躁跟醫生吵架,有可以借由這個事胡鬧并且能得到圍觀群眾的理解心理
和家屬有矛盾之后,會因為他哭鬧就發泄到他的身上,因為看到那張像極了對方的臉就有想掌摑的沖動
會因為他的身高體重曲線不達標情緒失控強迫喝奶,為的只是想要他喝到每日設定的奶量!
我全不是在為他著想,我只是在完成全職媽媽工作的kpi
他的到來是促使我重新學習人間課堂的理由,也讓我有足夠多的時間理清人生側重方向、積蓄獨自面對的勇氣。
我因為他比我弱小,所以有了欺負他的念頭!以強凌弱算什么本事呢?骨子里怯懦的本性在遇到比我更強的人之后還會有硬氣的可能?
我比我的父母更好一點?
我那么希望不要重蹈他們的覆轍,然而生活的轍痕不管如何碾壓目的地都是同樣無法逾越的高墻,這種無力感真使人悲傷……